记得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一次小品比赛,在评委席上,既请了有关专家,也有几位普通观众。耐人寻味的是:专家评委与观众评委在分别亮分时,总有一定的差异,观众评委认可的小品,专家评委的打分却上不去,而专家评委认定的优秀作品,观众评委的打分却未必最高。尽管上述现象的出现,存在着欣赏角度的原因,但两类评委的差距,确实值得探究。
窃以为:任何一种文艺形式,如果它的消费对象是普通观众,那么,其艺术水平如何,既要有专家的评定,更要有观众的认可。如果一台节目的艺术水准与观众的欣赏心理有差距,亦即“专家评委”打分高,而“观众评委”打分低,那么,其艺术内涵就会打折扣,就难以对观众产生应有的魅力。
譬如一台晚会,其中的节目总要经过某些专家的审定。在节目审定中,具有讽刺意义的小品,总难免受到冷落。而一些说教性强的节目,往往容易得到青睐。有的节目,由于难以“定位”,不得不撤掉。这样一来,晚会往往具有较浓的“教育性”,而“娱乐性”不足,表面上看轰轰烈烈,但晚会观众并不买帐。一些讲大道理的节目,往往让观众看得如坐针毡。尤值一提的是,许多晚会常常有特设的“领掌员”,他们会在晚会的特定阶段,带领观众不吝掌声,造就了晚会“虚假的辉煌”,这实际上是对“观众评委”的一种戏弄。
是否存在“人情”因素,也是“专家评委”和“观众评委”的一个差别。人情因素,也使得某些节目的评比和审查产生某种微妙的不公平。在一些晚会中,个别著名演员的表演常常掺杂着水分,但他们往往与某些“专家评委”有“交情”,于是他们依然在舞台上招摇。相比之下,一些新人就容易失去脱颖而出的机会。当一种文艺形式在“专家评委”的操纵下难以创新时,就容易失去观众。观众稍不满意,手中的摇控器就换频道。春节晚会逐渐遭到观众的冷落,贺岁片的兴起,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。
任何一种文艺形式,艺术性和市场总是相辅相成的。真正的评委应该是观众。“专家评委”的欣赏角度务必要适度地向“观众评委”倾斜。因为:拥有观众,文化艺术才能寻找到生存和繁荣的土壤。